同里古镇


同里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同里的名字,好记又好听。其实同里曾名“富土”,唐初因其名太侈,改为铜里。宋代又将旧名“富土”两字相叠,上去点,中横断,拆字为“同里”,沿用至今。据清嘉庆《同里志》记载,从宋元明代起,同里已是吴中重镇。由于它与外界只通舟楫,很少遭受兵乱之灾,便成为富绅豪商避乱安居的理想之地。不难看出同里名字的变更,取决于当地人含而不露的传统观念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同里1980年被列为国家太湖风景区景点之一,1982年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镇,著名景点“退思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同里走三桥习俗中的“三桥”是指鼎足而立、相距不足50米、静卧同里古镇区的三座古石桥: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它们是古镇同里的桥中之宝,小巧玲珑,端庄雅致,而又古朴稚拙,凝重沧桑,如三尊精美的石雕,跨三圩,越两港,呈“品”字形,屹立于三河交汇处,凝眸对视,遥相呼应。周围水木清华,街市成环,既不乏树荫葳蕤的幽雅宁静,又尽显人来人往的市井繁华。

  同里走三桥习俗约略滥觞于清乾隆中期,形成的精确年代已难以查考。它起源于婚嫁习俗。每逢婚嫁、生日庆贺、婴儿满月等喜庆吉利之事,伴随着欢快的鼓乐声和鞭炮声,伴随着四处抛洒的喜糖,眉开眼笑的人们,喜气洋洋的亲戚朋友,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地绕行“三桥”,口中长长念诵着“太平吉利长庆”的祝词,沿街居民纷纷出户观望,上前道喜祝贺。这种普天同庆的动人景象既是同里古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淳朴善意的民风民心的真情流露。

  旧时,凡镇上居民结婚,娶亲队伍都要抬着花轿走三桥,老人过66岁生日,当天午餐后要走三桥,婴儿满月也要由其母亲抱在怀里走三桥。走时,一般是遵循吉利桥、太平桥、长庆桥的先后顺序,绕行一周,不走回头路。在婚俗上,新郞背着新娘过第一座桥,然后抱着新娘过第二座桥,最后牵着新娘的手过第三座桥。

  作为地方婚俗的一种仪式,走三桥习俗在文化人类学、民俗、心理学及社会学研究上具有重要价值。作为同里全民性的社会风俗,走三桥习俗在传承区域文化、凝聚文化认同、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促进多重沟通、融洽社会关系、优化民众生存状态及社会氛围等,意义深远。

  2011年,吴江市人民政府公布同里走三桥习俗为第四批吴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image.png

莲厢,是流传于浙江沪一带的一种民间自制器乐。它一般选用一米长、内径为两厘米左右的青竹为原材料,艺人们从两端起每隔10厘米左右就在竹筒上打一个穿通的孔,在孔中嵌两个铜钱(孔稍大于铜钱,能摇响铜钱即可),并用螺丝螺帽固定住,同时在此处系上红绿黄的绸带。一般两端各打三个孔,系上三对五彩绸带。

  而所谓的打莲厢就是艺人们手持莲厢,和着乐曲按照各种方法用莲厢拍打自己的手脚、胳膊、肩腿等。舞动时,莲厢内的铜钱会因此发出悦耳的声响,五彩的绸带也上下翻飞,煞是好看。初时的莲厢艺人一般均为男子,身穿白衣白裤,在庙会及重大活动中表演。演变至今,许多女子也打起了莲厢,同里的妇女们时常身穿蓝布印花衣衫,头包蓝布碎花头巾,在各种喜庆场所及重大节日里翩翩舞动。

 根据清嘉庆年间的《同里志》记载,同里“唐初名铜里,宋改为同里,旧名富土,因其名太侈,乃拆田加土为同里”。而改富土为同里则另有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浙江富阳一带灾荒不断,不少人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垦荒种地,辛勤劳作加上风调雨顺,而使物产丰绕,人们安居乐业,就将这里称为“富土”,直到隋炀帝接位,因其骄奢淫逸,不理朝政,致使国库日渐亏空,有一年北旱南涝,许多地方粮食欠收,交不上“皇粮”。于是皇上下旨,江南富土每人增缴三斗粮,限十天缴清,违者将处以重罚。富土百姓得讯,焦急万分,便请教当时镇上一名姓金的秀才,金秀才便如此这般地作了安排。转眼十天限期已过,催粮的钦差乘船来到富土,金秀才率众乡亲在岸上跪地迎候,钦差一上岸,便催问加缴皇粮之事,金秀才从容答道:“今年受灾,收成大减,难以为缴”。钦差不信,大怒“休得胡言,富土乃富有之地,焉能无粮?若不如数上缴,定要遵旨重罚!”金秀才不卑不亢,陪笑解释说:“大人息怒,请听在下细说。此地原叫同里,并非富土,请大人明察。”钦差听后迷惑不解,顺着街面东西南北巡视一大圈,见到的都是“同里”,而绝无半点“富土”痕迹,于是只好罢休。哪位游客能猜出金秀才作了什么安排?原来金秀才关照众乡亲用拆字法,将“富”字一拆为二,上去一点,拆田连土,便成为“同里”二字。而当时的书写习惯与今日不同,是竖写的,因此化险为夷,躲过这一劫难。同里同里,同为乡里,看着叫着都很平白、亲切,因而沿用至今。

上一篇 下一篇